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热点,经常被提及。10月16日/17日我校的盛舒宁老师围绕“基于学生数学经验教学”这一主题,展开了一次“同题再构”的研讨活动,内容是四年级《认识射线、直线和角》。
教学目标:
1、学生经历观察、比较、画图和交流等活动,认识射线、直线和角,能掌握和说明这些图形的特征;了解两点间的距离,并能量出两点间的距离;能用画射线的方法画角,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相应的记法、读法;
2、学生在观察、比较、画图和交流等活动中,理解线段、射线、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,能按要求画图和简单的测量,培养比较、抽象、概括等思维能力和画图、操作等技能,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,发展空间观念;
3、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,培养研究几何图形的特点的意识和兴趣。
《认识射线、直线和角》一课,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,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,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。本节课,盛老师首先,呈现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图,其中有许多灯光。图画显示和语言描述相结合,引出了“射线”,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射线的特点——向一端无限延长的直线。在学生初步认识射线以后,采用类似的方法,把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无限延长,引出了直线,指出了直线的本质特征。以线段为基础教学射线和直线以后,及时比较三者之间有什么相同、有什么不同,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个概念的本质特征。接着她以一点为端点画两条射线,指出“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”,清楚地指出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,是两条射线所夹的平面部分,从而使角的概念更加明确。
盛老师在教授《认识射线、直线和角》这一课之前,她经历了多次试上以及同组老师研讨。在本节课中,盛老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。
盛舒宁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观察、比较、讨论、交流、总结,通过多样化的活动,让学生经历对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。所谓:“我听过了,我就忘了;我看见了,我就记得了;我做过了,我就理解了。”对于儿童来说, 哪怕最浅显的道理,我们总要让学生有经历操作的过程,共勉。
![]()
![]()
![]()